殡葬是人类围绕个体自然生命死亡而展开的各项活动,其核心文化体现了人对生死、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2023年9月17日,北京九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在太子峪九礼数字墓园隆重举行了“生命教育基地”的授牌仪式暨“当代中国生死教育推广”座谈会。标志着数字科技殡葬与生死学、生死教育深入合作,在墓园这个独特的空间场域,积极推广生死文化、生死教育,构建中国人的生死观。
座谈会上,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何仁富教授发言致辞,对数字科技殡葬所秉持的生死文化给予高度赞赏。
完整内容如下:
各位现场的与会嘉宾,各位线上的参会嘉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生命教育基地的挂牌仪式,并召开“当代中国生死教育推广”座谈会。我谨代表“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向北京九礼太子峪数字墓园挂牌“华人生死学与生死学会”生命教育基地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真诚的感谢!基地的挂牌,标志着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机构有了更深入合作的平台,对于中国生死文化的传播、生死教育的推展,以及中国人生死观念的建构和生命安顿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对“北京九礼”数字殡葬所秉持的生死文化高度赞赏,他们所走的路子,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死文化与最先进的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路子,是以现代科技手段复兴中华传统生死文化,安顿中国人生命的路子。
虽然我还没去过现场参观学习,但我认真拜读了他们公众号上推出的几篇代表他们基本理念的文章以及相应的图片展示,对其所从事的生死事业背后的生死文化有真切的了解和理解。
第一,人的生命有肉体和精神两面,但精神生命具有根本性。人的肉体生命每日做减法,我们不可避免地“面死而生”;而人的精神生命则可以不断做加法,我们同时需要积极地“面阳而生”。儒家先贤曾提出“立德”、“立功”和“立言”,即是以精神生命的不朽战胜肉体生命的可朽,追求生命价值的永恒。
第二,数字化科技为精神生命传承提供了新渠道。人的肉体生命的传承可以通过生殖繁衍由基因迭代,但精神生命的传承却被搁置了。人的音容笑貌,生前优秀事迹,个人奋斗史,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没有办法代代相传。科技时代数字化智联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精神空白。数据收集,二维码芯片,可以记载人的文化遗产。
第三,数字科技可以将个人生命的“三不朽”客观化。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数字化生命纪念,每一个平凡与不平凡人都会被记录,被记起!每个人的“德”“功”“言”都可以科技化形式得以记录和记载。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祖训得以记忆与传承。每个人都希望为自己的家庭增添荣誉,光宗耀祖,这些更能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第四,数字科技殡葬将殡和葬呈现的更加完美。围绕着“立德、立功、立言”对逝者进行生命总结,提炼优秀品德,围绕着“道谢、道歉、道爱”让家属抒发情感,了却遗憾;围绕着“敬礼、敬信、敬意”让亲情凝聚,家风传承;通过音效、视效、动效的完美融合,感受逝者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家属呈现一场高品质的数字化礼仪服务。
第五,数字科技殡葬超越殡葬本身而走向生命祭祀文化。“殡”与“葬”中的殡仪活动和安葬行为几乎都是与人的肉体生命有关,而“祭祀、纪念”保留的是人的精神生命,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必然追求,不可割裂。殡葬行业仅仅定义为“殡”与“葬”远远不足以表达人双重需要的完整性,“生命祭祀文化”祭祀生命的价值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表达人的道德的崇高性。
客观上说,数字科技殡葬与中国传统生死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国人讲人死后最重要的叫做“继志述事”,述事实际上让这一个生命得以永续不朽。现在在普通的葬礼过程中,大多数特别是一般的殡仪馆都已经忽视了这一点。通过数字殡葬模式,把“三不朽”作为“三礼”,实行树碑立传,把“继志”和“述事”放在一起,这确实充分彰显了传统。
通过数字墓园,实际上可以把过去失去的东西以虚拟的方式重新活化,让逝者可以重新进入真实的日常生活。我觉得这是一条非常值得去走的路。传统儒家所讲的不朽,既不是简单的肉体不朽,也不是寄望于一个歌功颂德的模式,它是生命的一种“永续经营”。实际上包括过去的家族墓园,牌位等等这一系列东西。在近百年来随着城市化、近代化消解了中国传统生死文化以后,数字手段刚好提供了一个重新和逝去的人建立联结,实现生命永续经营的机会。
中国人讲孝道,除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是“祭之以礼”。而“祭之以礼”也并非只是烧香叩头之类的礼仪,还有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继志述事”,其中的“述事”,便是后死者书写先死者的德行、事功、言论,让其垂于“青史”,也就是“不朽”。因此,三不朽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感通过程,一方面,当事人要尽可能认真做人做事,在德行、事功、言论上有可“嘉”可“述”者,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生”(当然是知行合一的知)方能“知死”;另一方面,也还需要有人在其死后来完成“述事”这一进入“不朽”的事,这也就是孟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真义。
生死教育,根本上是通过生死文化的传播,改变和建构人们的生死态度、情感、认知,进而形成合理的人生观、人死观以及生死观。生死文化的传播是生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通过生死文化的学习与传播,才可能去改变和建构人们的生死态度、情感、认知。生死教育工作者首先是生死文化的传播者。传播者首先必须是学习者,没有相应的生死文化的学习,我们的传播就只是“意见”,而不可能是知识、真理。这给我们所有的生死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我们学习和传播什么样的生死文化?
客观上说,傅伟勋先生建构“生死学”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合理的路径,那就是将西方死亡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心性文化相结合,或者说,立足于中国心性文化传统来消化、容纳西方死亡文化。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同仁多用心于中国传统儒、释、道心性文化为根底的生死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被中国儒释道文化浸润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心性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我们不能激活中国人生命中的这份文化无意识,只是直接用西方死亡学、死亡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去试图完成“生死教育”,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隔靴搔痒”的处境。
在今天接下来的“生死教育推广座谈会”中,我们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会员,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认识,就如何在普通高校、医学院校、家庭、社区、殡葬行业、安宁疗护等领域推广生死教育展开精彩讲座。这实际上是一场面向全民的生死文化盛宴和生死普及教育。
我们期待接下来的精彩讲座!再次热烈祝贺北京九礼“华人生死学与生死学会”生命教育基地的挂牌成立!
谢谢大家!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华人生死学》杂志主编朱明霞教授,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胡宜安教授,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王云岭教授,浙江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傅涛,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教授,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顾洋与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雷爱民博士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论坛在小鹅通进行了全网直播。来自全国各地对生死学、生死教育、缓和医疗等相关从业者1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
未知死,焉知生?懂得生死意义,尊重生命价值。未来,我们将在殡葬领域大力传播生死学理念,弘扬生命文化,推广生死教育。让大家了解死亡,懂得死亡,就是礼赞生命,向阳而生,创造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幸福圆满人生。